Da Xue XI
论国家秩序井然,天下太平
所说的使天下太平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的道理:因为最高统治者能敬重老年人,民众就会兴起孝顺之风;统治者尊敬年长者,民众就会兴起尊敬兄长之风;统治者能怜抚孤儿,民众就不会抛弃有效。所以君子有个衡量方正的原则
你所厌恶于上级的言语行为,你便不要用来对待下级;你所厌恶于下级的,便不要用来侍奉上级;在你前面的人所厌恶的,你便不要加之于你后面的人;在你后面的人所厌恶的,你便不要加之于你前面的人;在你右边的人所厌恶的,你便不要加之于在你左边的人;在你左边的人所厌恶的,你便不要加之于在你右边的人。这便是衡量方正的原则。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上说;“君子多快乐喜欢,他是百姓的父母官。”百姓所喜爱的他喜欢,百姓所厌恶的他厌恶,这才叫做百姓的父母官。
《诗经.小雅.节南山》说:“高大的南山,岩石累累。伟大光明的师吏,百姓全都伸长脖子仰望你。”一国的统治者不可以不谨慎,一走上邪路,便会被广大人民所杀戮了。
《诗经.大雅.文王》上又说;“当殷商还没脱离民众时,能够无愧地面对上帝。我们要以它作面镜子,证明要保持国运昌盛是不容易的。”这就说明,得到民众的心,就能得到整个国家;失掉民众的心,就会失掉整个国家。
所以君子最先要谨慎对待的是坚持道德准则,有道德这才有人民,有人民这才有土地,有土地这才有财富,有财富这才有用度。
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末节。
轻视道德,重视财富,这是教导人民互相争夺。
所以,一个国家,财富聚集于极少数人手中,百姓就会离散;财富分散在民众那里,百姓就团结拢来。
话语,不合理地胡乱讲出去,也就有不合理的胡言乱语听近来。财货,以不合理的方式胡乱地拿进来,也会不合理地胡乱花出去。
《尚书.康诰》上说:“命运不一定定在某一处。”这是说,你行好就得到它,不行好就失掉它。.
《楚书》上说:“楚国没有什么可当作宝贝的,只有以善良奉为宝贝。”
晋文公母舅狐偃说;“逃亡者重耳没有什么可做宝贝的,把仁爱父母奉为宝贝。”
《尚书.秦誓》上说:“有位这样的臣子,笃厚专一,却没有其他技能,只是心胸宽阔,能容纳一切。人家有本领,好象是他自己有一样,人家美好通达,他心中喜爱这人,不单像自己口里称颂的那样,而是实实在在能完全容纳他们,因此用他来保护我们子子孙孙和老百姓,大概是很有好处的啊!如果人家有本领,嫉妒而又厌恶他;人家美好通达,却阻抑他,使他走投无路,而不能容忍他,以致我们的子孙和老百姓得不到保护,这也危险得很呀!”
只有仁德的人能够把这种人驱逐出境,流放到落后地区去,不同中原诸国人民在一地。这叫做只有仁德的人能够爱护好人,憎恶坏人。
看见贤良的人不能推举提拔,举拔又不能早一些,这是由于怠慢。看见坏人却不能斥退,斥退又不能流徙到远方,这是一种过失。
喜爱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爱的,这叫做违背民众的心意,灾难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
所以君子治国有个大的原则:一定要用忠诚信实来得到人民拥护,而骄傲奢侈一定会失掉人民。
增殖财富有个大的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工作得努力,花费得舒缓,这样,财富便经常充足了。
仁德的人靠自己身体力行以增殖财富,不仁德的人不爱惜自身声誉贪图财富。
没有统治者喜爱仁德而百姓不讲道义的,没有讲道义的人而工作不是善始善终的,没有府库的财富不是属于国家的。
孟献子说:“自备有马匹车辆的高官,不可去考虑养鸡养猪这样的小利,有丧事或者祭祀能用自然冰块的卿大夫,不可去考虑放牧牛羊的出息,有兵车百辆的大夫不可任用搜刮剥削民财的下属,与其有搜刮剥削民财的下属,宁可有盗窃公物的下属。”这就是说,国家不以聚集财富为利益而实行道义为利益。
一国之君若专以聚集财富为目的,一定是从任用小人开始。小人自以为得意,若让他们来治理国家,天灾人祸便一块都会来了。纵是有好人能人,也没有办法挽救了。这便叫做国家不以聚集财富为利益,而以实行道义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