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hi Jing II

召南

  1.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 之子于歸、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 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2. 笔记:

    文王迁封后,将周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其子丹(先知季丹)统治,为周公;一部分归其子史统治,为绍公。

  3.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㵎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4. 笔记:

    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位王子的妻子勤奋地帮助准备祈祷仪式的故事。

  5.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見君子、憂心惙惙。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6. 笔记:

    这首诗描述了妻子因丈夫经常外出而无法与他相见的悲伤心情。

  7. 于以采蘋、南㵎之濱。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維筐及筥。 于以湘之、維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誰其尸之、有齊季女。

  8. 笔记:

    这首诗讲述了妻子在准备祈祷祭品时的国度和荣耀。

  9.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10. 笔记:

    太子少伯,名伯邑考,文王(公元前1184年-公元前1134年)之子。百姓爱戴他,便在少伯的府邸栽树以表纪念。为了救父,少伯沦为商纣王暴政的牺牲品。

  11.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 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 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 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12. 笔记: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拒绝被逼婚的少女的故事:根据古老的解释,一位神朝少女被许配给凤国的王子。据说,少女拒绝了,因为她的嫁妆不完整,如果她回到未来夫家,就如同入狱。

  13.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 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 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14. 笔记:

    这部桑杰克讲的是某宫里的一位官员,他的生活非常悠闲。

  15. 殷其靁、在南山之陽。 何斯違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側。 何斯違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何斯違斯、莫或遑處。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16. 笔记: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妻子听到贡土尔后想起了在远方值班的丈夫。

  17. 摽有梅、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18. 笔记:

    按照古老的传统,年轻人在春天结婚。五月浆果落下时,便是夏天;处女预计在20岁前结婚,单身汉预计在30岁前结婚。

  19.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 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

  20. 笔记: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年轻妻子(妾)的命运,她只能在清晨去丈夫的家,然后必须再次离开,这是一个非常悲伤的古老传统。

  21. 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 不我以、其後也悔。

    江有渚、之子歸、不我與。 不我與、其後也處。

    江有沱、之子歸、不我過。 不我過、其嘯也歌。

  22. 笔记: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是给一位嫉妒的妻子的安慰,因为她的商人丈夫在一个很远的地方再婚了。

  23.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 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24. 笔记:

    一位公主被儿子的诱惑所诱惑;然而,公主仍然能够保持美德,仍然保持着如玉石(库马拉石)般的纯洁。

  25. 何彼襛矣、唐棣之華。 曷不肅雝、王姬之車。

    何彼襛矣、華如桃李。 平王之孫、齊侯之子。

    其釣維何、維絲伊緡。 齊侯之子、平王之孫。

  26. 笔记:

    这首诗描绘了周平王(公元前769-719年)的孙女与王子齐侯的爱情故事。丝绳象征着将这对恋人紧紧相连、建立幸福家庭的鱼线。

  27.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 于嗟乎騶虞。

    彼茁者蓬、壹發五豵。 于嗟乎騶虞。

  28. 笔记:

    这首诗歌颂了周瑜这位猎人的伟大。.

    *) 孔子在《论语》第十七章第十节中指出,要了解周初的社会生活,就必须了解周南和少南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