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hi Jing III

邶風

  1.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據。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憂心悄悄、慍于群小。 覯閔既多、受侮不少。 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心之憂矣、如匪澣衣。 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2. 笔记:

    卫青公年间(公元前866年—前854年),清官向同僚抱怨的事情屡见不鲜。

  3. 綠兮衣兮、綠衣黃裏。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綌兮、淒其以風。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4. 笔记:

    按照朱熹的解读,这首诗写的是庄姜皇后的悲哀,她因无子而被其丈夫卫后(卫庄公,公元前 757 年 - 735 年)忽视。

  5.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之子于歸、遠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 之子于歸、遠于將之。 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 之子于歸、遠送于南。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 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勗寡人。

  6. 笔记:

    这首诗讽刺了庄姜的女儿与丈夫分离时痛苦不堪的故事,他的儿子卫桓公(公元前 734-719 年在位)在卫国当了年轻国王,却被他的兄弟周瑜所杀,因此他回到了陈国。.

  7.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 胡能有定、寧不我顧。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寧不我報。

    日居月諸、出自東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報我不述。

  8. 笔记:

    这首诗讲述了庄姜公主对周瑜的控诉。周瑜是她同父异母的儿子,公元前718年,周瑜杀死了她同父异母的弟弟魏桓公。周瑜是由庄姜的女儿抚养长大的,他杀死了魏桓公,夺取了政权。

  9. 終風且暴、顧我則笑。 謔浪笑敖、中心是悼。

    終風且霾、惠然肯來。 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終風且曀、不日有曀。 寤言不寐、願言則嚏。

    曀曀其陰、虺虺其靁。 寤言不寐、願言則懷。

  10. 笔记:

    这首诗描写了庄姜的女儿对丈夫和孩子的思念之情,始终充满着痛苦和忧虑。

  11. 擊鼓其鏜、踊躍用兵。 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12. 笔记:

    这首诗讲述了魏军跟随其统帅孙子忠两次攻打郑国的故事。周瑜杀死了魏国王子桓公,百姓陷入动荡。为了转移注意力,周瑜攻打郑国,并与宋、陈、蔡三国结盟。战争只持续了五天。然而到了秋天,鲁国军队南下,劫掠了郑国的田地。此事发生在公元前718年,载于《春秋》(上卷,下卷,第4、5页)。

  13.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14. 笔记:

    这首诗比喻卫国的一个家庭的七个孩子遗憾不能让寡母开心。

  15. 雄雉于飛、泄泄其羽。 我之懷矣、自詒伊阻。

    雄雉于飛、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實勞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遠、曷云能來。

    百爾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16. 笔记:

    这首诗表达了她对丈夫离别的思念和对丈夫恩情的怀念。

  17.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 深則厲、淺則揭。

    有瀰濟盈、有鷕雉鳴。 濟盈不濡軌、雉鳴求起牡。

    雝雝鳴鴈、旭日始旦。 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18. 笔记:

    这首诗讲述的是金秋早晨,南瓜叶飘落,河水上涨的时候,一位女子在河边等待她的未婚夫。左丘明,《春秋左传》将这首诗与卫宣公(公元前 718 年 - 公元前 700 年)时期卫国的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联系起来。卫宣公是一个非常私生子的国王,他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夷姜,是他父亲的小妾,他与她有染,生了一个孩子叫姬子;他的另一任妻子名叫宣姜,是他向儿子提亲时得到的,但后来被自己带走,育有两个孩子,分别是寿和硕。参见鲁桓公十六年的《春秋》书(《春秋左传》下)。

  19.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 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 不遠伊邇、薄送我畿。 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宴爾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發我笱。 我躬不閱、遑恤我後。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淺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為讎。 既阻我德、賈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爾新昏、以我御窮。 有洸有潰、既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來塈。

  20. 笔记: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子的丈夫改嫁的故事,这就是魏国宫廷环境中的氛围。

  21.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22. 笔记:

    这首诗讲述了卫宣公(公元前718-700年)时期,几位大臣在卫国避难并遭受苦难的故事。他们邀请狄国王子厉侯前来避难。

  23.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 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24. 笔记: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讲述了厉后王的大臣们对魏国政府不愿帮助他们的抱怨。

  25.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 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碩人俁俁、公庭萬舞。 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左手執籥、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錫爵。

    山有榛、隰有苓。 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26. 笔记: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卫国官员的忧虑,他讲述了自己的服务是多么的徒劳,并回忆起他的前任,他的前任来自卫国的西部,即周朝的一个地区。

  27.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孌彼諸姬、聊與之謀。

    出宿于泲、飲餞于禰。 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飲餞于言。 載脂載牽、還車言邁。 遄臻于衛、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茲之永歎。 思須與漕、我心悠悠。 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28. 笔记:

    这首诗讲述了卫国公主远嫁外邦后,一直渴望再次回到卫国的故事。甘、鄢是公主远嫁国都城外的地名。

  29.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 終窶且貧、莫知我艱。 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 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 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30. 笔记:

    这首诗表达了魏国大夫心中重担的心情,他因为思念天而保持沉默。

  31.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北風其喈、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攜手同歸。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烏。 惠而好我、攜手同車。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32. 笔记:

    这首诗写的是卫国的一位官员,他邀请战友们和他一起出国,共度难关。

  33.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34. 笔记: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男人因为无法遇见一位可以陪伴他的公主而抱怨和绝望的故事。

  35. 新臺有泚、河水瀰瀰。 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新臺有洒、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36. 笔记:

    这首诗暗指魏宣公亲自带着未来的女婿,在河边筑楼迎接(公元前699年)。蝌蚪指向花车,而这对夫妇正是魏宣公之子。

  37. 二子乘舟、汎汎其景。 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汎汎其逝。 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38. 笔记:

    这首偈语讲述了卫宣公两个儿子的死:参见第九偈语的注释。宣将和朔(他的儿子)早就计划杀死季子,以夺取卫国的继承权。最后,他们计划让罪犯在他登陆河北岸时杀死他,成功地让卫国王子宣公将季子托付给齐国。寿知道了他们的计划,于是让季子逃往国外。季子宁愿接受命运也不愿逃跑。为了被罪犯杀死,寿把季子灌醉并夺走了她的船。当季子醒来后,看到寿已经离开,她去追她的妹妹,但是已经太迟了。寿被杀,最后两个儿子(寿和季子)都被罪犯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