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hi Jing XX

小旻之什

  1.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謀猶回遹、何日斯沮。 謀臧不從、不臧覆用。 我視謀猶、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 謀之其臧、則具是違。 謀之不臧、則具是依。 我視謀猶、伊于胡底。

    我龜既厭、不我告猶。 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 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 如彼築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

    國雖靡止、或聖或否。 民雖靡膴、或哲或謀、或肅或艾。 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 笔记:

    这首诗悲叹周王幽王的个人疏忽,以及他所提倡的导致西周灭亡的政策。

  3. 宛彼鳴鳩、翰飛戾天。 我心憂傷、念昔先人。 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人之齊聖、飲酒溫克。 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各敬爾儀、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蜾蠃負之。 教誨爾子、式穀似之。

    題彼脊令、載飛載鳴。 我日斯邁、而月斯征。 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交交桑扈、率場啄粟。 哀我填寡、宜岸宜獄。 握粟出卜、自何能穀。

    溫溫恭人、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如臨于谷。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4. 笔记:

    这首诗以比喻的方式,讲述了朝中一些官员混乱不堪,需要时刻保持德行,同时又要小心谨慎。这首诗出自周幽王时期。

  5. 弁彼鸒斯、歸飛提提。 民莫不穀、我獨于罹。 何辜于天、我罪伊何。 心之憂矣、云如之何。

    踧踧周道、鞫為茂草。 我心憂傷、惄焉如擣。 假寐永嘆、維憂用老。 心之憂矣、疢如疾首。

    維桑與梓、必恭敬止。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不屬于毛、不離于裹。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菀彼柳斯、鳴蜩嘒嘒。 有漼者淵、萑葦淠淠。 譬彼舟流、不知所屆。 心之憂矣、不遑假寐。

    鹿斯之奔、維足伎伎。 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譬彼壞木、疾用無枝。 心之憂矣、寧莫之知。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 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心之憂矣、涕既隕之。

    君子信讒、如或醻之。 君子不惠、不舒究之。 伐木掎矣、析薪杝矣。 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 無逝我梁、無發我笱。 我躬不閱、遑恤我後。

  6. 笔记:

    这首诗比喻性很强,也很有内涵。诗中讲述了周幽王的继承人是申国公主,他的长子宜臼被立为储君;但当时周幽王深受其情人褒姒的影响,皇后被贬,宜臼被流放到他祖先居住的申国。(参见《孟子·六下》第三卷)关于小边诗歌的内容。

  7.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 無罪無辜、亂如此憮。 昊天已威、予慎無罪。 昊天泰憮、予慎無辜。

    亂之初生、僭始既涵。 亂之又生、君子信讒。 君子如怒、亂庶遄沮。 君子如祉、亂庶遄已。

    君子屢盟、亂是用長。 君子信盜、亂是用暴。 盜言孔甘、亂是用餤。 匪其止共、維王之邛。

    奕奕寢廟、君子作之。 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躍躍毚兔、遇犬獲之。

    荏染柔木、君子樹之。 往來行言、心焉數之。 蛇蛇碩言、出自口矣。 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8. 笔记:

    这首诗既有叙事性,又有比喻性。有人因君王被人诽谤而受苦,恳求天子化解各种谗言。这种情况在周厉王(公元前878-827年)时期屡见不鲜,周幽王的祖父就是周厉王。

  9.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無拳無勇、職為亂階。 既微且尰、爾勇伊何。 為猶將多、爾居徒幾何。

    彼何人斯、其心孔艱。 胡逝我梁、不入我門。 伊誰云從、維暴之云。

    二人從行、誰為此禍。 胡逝我梁、不入唁我。 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

    彼何人斯、胡逝我陳。 我聞其聲、不見其身。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彼何人斯、其為飄風。 胡不自北、胡不自南。 胡逝我梁、祇攪我心。

    爾之安行、亦不遑舍。 爾之亟行、遑脂爾車。 壹者之來、云何其盱。

    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壹者之來、俾我祇也。

    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及爾如貫、諒不我知。 出此三物、以詛爾斯。

    為鬼為蜮、則不可得。 有靦面目、視人罔極。 作此好歌、以極反側。

  10. 笔记: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王子遭受诽谤,怀疑诽谤者是他的老朋友的故事。诗中描写了一位王子遭受另一位王子鲍的诽谤。

  11. 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緝緝翩翩、謀欲譖人。 慎爾言也、謂爾不信。

    捷捷幡幡、謀欲譖言。 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 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楊園之道、猗于畝丘。 寺人孟子、作為此詩。 凡百君子、敬而聽之。

  12. 笔记:

    这首诗比喻性很强,很有表现力;一个太监遭受诽谤,悲叹自己的命运,并严厉警告诽谤他的人。

  13.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 將恐將懼、維予與女。 將安將樂、女轉棄予。

    習習谷風、維風及頹。 將恐將懼、寘予于懷。 將安將樂、棄予如遺。

    習習谷風、維山崔嵬。 無草不死、無木不萎。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14. 笔记:

    这首诗比喻某人因病情变化而抱怨被旧友抛弃。

  15.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缾之罊矣、維罍之恥。 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 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16. 笔记:

    这首诗既有比喻性,又有叙事性。它描绘了一个儿子哀叹自己的命运,无法履行对父母的最终义务,也无法实现自己的希望。“峨”、“苇”和“蒿”是灌木,没有可供翻译的参考。

  17.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視。 睠言顧之、潸焉出涕。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佻佻公子、行彼周行。 既往既來、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 無浸穫薪。 契契寤歎、哀我憚人。 薪是穫薪、尚可載也。 哀我憚人、亦可息也。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 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私人之子、百僚是試。

    或以其酒、不以其漿。 鞙鞙佩璲、不以其長。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 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 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維南有箕、載翕其舌。 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18. 笔记:

    这首诗比喻性很强,意味深长。一位东方国家的官员抱怨朝廷的待遇,认为朝廷给予西方国家诸多便利,却给东方国家带来巨大压力。这发生在周幽王时期,当时天下大乱。

  19.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先祖匪人、胡寧忍予。

    秋日淒淒、百卉具腓。 亂離瘼矣、爰其適歸。

    冬日烈烈、飄風發發。 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廢為殘賊、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載清載濁。 我曰構禍、曷云能穀。

    滔滔江漢、南國之紀。 盡瘁以仕、寧莫我有。

    匪鷻匪鳶、翰飛戾天。 匪鱣匪鮪、潛逃于淵。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20. 笔记:

    这首诗写于周幽王末年,是一首比喻性的诗,描写了一位将领忍受痛苦和苦难的故事。